上海有機所在活性小分子高效創(chuàng)制方面取得進展
| 來源: 【字號:大 中 小】
孕甾皂苷大量存在于夾竹桃科植物,具有多樣的生理活性。它們由孕甾和糖鏈組成,糖鏈部分含有大量2,6-二脫氧糖。此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俞飚團隊完成了一系列結構復雜的孕甾皂苷化學全合成。
中藥酸葉膠藤具有消炎功效,其相關植物中含有大量孕甾皂苷,被分離鑒定的包括ecdysosides A、B、F及同系物ecdysantheroside A等。這些分子具有獨特的18,20-內酯結構及高度氧化的D環(huán)。俞飚團隊基于匯聚式合成策略,分別合成了其中的孕甾苷元和2,6-二脫氧糖鏈片段,利用俞氏糖苷化反應進行組裝,完成了目標分子的全合成。然而,合成化合物與報道的天然產物的譜學數(shù)據(jù)并不吻合。
為了確證該天然分子的結構,團隊合成了對應ecdysantheroside A的所有可能的八個2,6-二脫氧糖苷立體異構體。通過核磁數(shù)據(jù)比對,研究人員將ecdysantheroside A的報道結構從d-磁麻糖苷修正為d-齊墩果糖苷。進一步,研究通過核磁數(shù)據(jù)分析和全合成,解析了三糖苷ecdysosides B和F的真實結構,揭示其末端糖基分別為d-齊墩果糖和d-迪吉糖。在標準的活性篩選實驗中,部分合成的天然產物和類似物表現(xiàn)出顯著的抗腫瘤、免疫抑制、抗炎及抗ZIKV病毒活性等特性。
該工作合成的2,6-二脫氧-β-吡喃糖苷的所有八個立體異構體的核磁數(shù)據(jù)將為天然孕甾糖苷及相關分子的結構鑒定提供可靠參照。酸葉膠藤孕甾皂苷展現(xiàn)的多種生物活性為下一步化學生物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近日,相關成果以Merging total synthesis and NMR technology for deciphering the realistic structure of natural 2,6-dideoxyglycosides為題發(fā)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相關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支持。
酸葉膠藤孕甾皂苷的結構修正和活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