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在小細胞肺癌放化療耐藥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 來源: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號: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林文楚課題組在小細胞肺癌放化療耐藥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發(fā)現(xiàn)采用表觀遺傳因子抑制劑FK228實現(xiàn)放療耐受細胞的放療增敏效果、外泌體中的小分子干擾RNA在小細胞肺癌化療耐藥發(fā)生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相關成果分別在線發(fā)表在Clinical Epigenetics和Frontiers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
小細胞肺癌是臨床上最為惡性的肺癌亞型。臨床放療和化療是目前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盡管放化療治療初期大部分患者應答良好,可絕大多數(shù)小細胞肺癌都在一年內(nèi)出現(xiàn)耐藥復發(fā)。小細胞肺癌的放化療耐藥復發(fā)是目前小細胞肺癌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針對臨床小細胞肺癌放療耐受的難題,該團隊通過高通量測序數(shù)據(jù)分析和功能比較實驗發(fā)現(xiàn):相對于放療敏感的小細胞肺癌細胞,放療耐受的細胞呈現(xiàn)出較低的組蛋白乙?;胶腿旧|濃縮的結構特征,細胞進而進化出較高的MRE11-RAD50-NBS1(MRN)復合物表達水平和有效的DNA損傷修復能力。采用表觀遺傳因子抑制劑FK228可以特異性地誘導染色質解聚和抑制DNA損傷信號應答和修復能力,從而實現(xiàn)放療耐受細胞的放療增敏效果。該結果表明,表觀遺傳因子抑制劑有成為克服小細胞肺癌放療耐受的分子藥物和放療增敏的潛力。
此外,該團隊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西區(qū)檢驗科合作采集小細胞患者化療耐藥前、化療耐藥后的血樣提取外泌體,高通量測序后發(fā)現(xiàn)外泌體中的非編碼單鏈RNA-miR-92b-3p在化療耐藥后呈現(xiàn)高表達特征,體內(nèi)細胞實驗和體外動物實驗的結果顯示過表達和外泌體介導的miR-92b-3p均明顯增強小細胞肺癌的化療耐藥能力。機制研究顯示miR-92b-3p可以通過腫瘤抑癌基因PTEN來正向調控PTEN/AKT信號通路,從而導致小細胞肺癌細胞耐藥。該結果表明,外泌體中的小分子干擾RNA在小細胞肺癌化療耐藥發(fā)生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的資助。
表觀遺傳因子FK228顯著增強放療耐受細胞H526和H69放療效果
MiR-92b-3p是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耐藥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